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依托,传承百年厚重底蕴。威海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威海校区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与校本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同根同源,同时也是山东省特色专业与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坚持与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按照学校“五个统一”,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面向智能制造与自动化装备产业的需求,培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认知融合及终身学习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以及优良的科学素养;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解决复杂智能制造系统的科学与研究、设计与发展、生产与管理问题的能力;肩负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爱党爱国、品学兼优、志存高远,成为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新时代杰出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智能装备类专业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B、工程制图基础A、机械工程制图、理论力学F、材料力学D、电工技术A、电子技术A、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础、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智能制造概论。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智能装备与系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与生产实习(智能制造综合实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优势

本专业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与机器人工程方面具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撑,形成了鲜明的培养特色,并形成了层进式项目驱动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针对国民经济领域的自动化装备设计与制造、工业生产制造及智能工厂等各领域的工程复杂问题均需本专业毕业生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基础宽厚、综合能力强、择业面宽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突出特点,在后续深造时也可灵活选择学术方向分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宽厚、综合能力强,可在新兴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行业、机械产品设计类企业(如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加工装备等)、机械加工类企业、各类生产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多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



 

机器人工程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

机器人专业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保障,面向智能制造对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及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依托哈工大威海校区机械工程系与机器人研究所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威海校区组建并获批了国家首批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

专业面向智能制造与服务机器人产业的需求,培养肩负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热爱祖国、信念执著、品德高尚,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跨专业认知融合及终身学习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优良的科学素养,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解决机器人系统的科学与研究、设计与发展、生产与管理问题的能力,成为引领机器人工程及相关领域发展的新时代杰出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智能装备类专业导论、工程制图基础AC++语言程序设计B、理论力学F、材料力学D、电工技术A、电子技术A、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础、机械工程制图、机器人技术概论、人工智能基础与程序实现。

专业核心课:机器人学基础、机器人机构学、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传感与测试技术、综合实践与生产实习(机器人综合实践)

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培养优势

机器人工程是一个典型的机电集成高技术系统,所以专业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实践环节的选题与过程设计新颖,学生在机械、电气、控制、软件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且择业面宽,在后续深造时也可灵活选择学术方向分支。

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

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可以面向:制造业、智能机器人新兴产业、人工智能行业、自动控制行业等;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质量高;留学与升学可以选择“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向,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宽厚、综合能力强是其显著特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具有重基础、强实践的教学特色和开门办学的历史传承,依托机械工程“双一流”A+学科,面向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拥有一支由教学名师与高层次人才领衔的优秀师资队伍。专业面向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之重器打造重任,契合智能制造发展潮流,打造了智能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控制、复合材料与结构、智能航天器设计与控制、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强势科研方向,形成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有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机器人控制实验教学中心。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介绍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门研究各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建造、运维与管理,以及开发海洋资源的综合性工学学科。它集成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力学以及多个工程技术领域,是面向海洋这一“蓝色国土”的战略性专业。

专业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价值引领,构建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治国栋梁多元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引领船海领域未来发展的新时代杰出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海洋工程专业导论、船舶结构力学I、船舶结构力学II、流体力学I、流体力学II、轮机热工基础、海洋平台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设计原理、操纵性与耐波性、船舶静力学、阻力与推进、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工程综合实验。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培养优势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威海校区着眼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重大需求特色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同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山东省科技厅、威海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在多方联建支持下,船舶与海洋工程已成为威海校区资源最集聚、特色最鲜明、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

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造修船、船舶航运、船舶贸易与经营等行业领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单位包括科研单位、港口建设单位、航运、造修船以及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等企业;岗位多以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船舶动力装置及系统等研究、设计、分析、制造和管理工程师、销售代表等为主,也可进入国内外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深造或工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中外合作)介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共同举办,2019年8月获得教育部认证,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是校区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专业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价值引领,构建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治国栋梁多元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引领船海领域未来发展的新时代杰出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技术、理论力学B、材料力学B、机械设计基础B、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工程制图基础B、工程力学实验、工程训练(制造工艺实习)B、工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与决策、Introduction to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船舶结构力学、流体力学、Marine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生产实习、认识实习。

专业核心课程:船体结构与制图、操纵性与耐波性、Ship Hydrostatics and Stability、Marine Design Software、Analysis and Design of Marine Structures I、Hydrodynamics, Resistance and Propulsion I、Marine Design I、Marine Engineering Systems and Control I、Hydrodynamics, Resistance and Propulsion II、Marine Design II、Marine Engineering Systems and Control II、Analysis and Design of Marine Structures II。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培养优势

合作方思克莱德大学是英国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其校史可以追溯到1796年。思克莱德大学船舶专业有近140年的历史,是英国主要的海洋技术支持者,其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全英和西欧第1名,2022年软科世界大学一流学科排名中跃升为全球第3名,科研和教学实力雄厚,为海洋技术及造船做出了重大贡献。思克莱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位得到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The Royal Institution of Naval Architects)和轮机工程、海洋科学和技术协会(Institute of Marine Engine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的联合认证,学位具有非常高的含金量。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

本项目的毕业生可以申请合作方的研究生资格,可享有同等情况优先录取政策,学业优秀者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首批招收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升学就业质量显著:91.18%的学生在毕业时继续深造,其中进入全球前20位高校的16人(占比47%),全球前100位高校22人(占比64.7%)。2人获得思克莱德大学硕博连读升学资格,1人获得米兰理工大学升学资格,5人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人赴中科院物理所攻读硕士学位。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创立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铁道建筑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伊始的两个专业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专业位列A2017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威海校区土木工程专业于2007年由校本部土木工程学院和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创办,与校本部土木工程专业同根同源。2021年,威海校区土木工程专业与校本部土木工程专业一起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专业坚持与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秉承学校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多元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具备执着信念、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研究、教育、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和开发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协作意识,能够引领土木工程未来发展的新时代杰出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制图基础、理论力学B、认识实习、土木工程导论、材料力学B、工程力学实验、房屋建筑学、C语言程序设计B、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流体力学B、土力学、测量学C、测量实习C

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动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基础工程B、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基础工程B课程设计、钢结构设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结构抗震、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智慧施工组织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优势

本专业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建造、海洋工程、防护工程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具有清晰、鲜明的培养特色,形成了从传统土木建筑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港珠澳大桥等大国重器不断拓展创新的态势。面向国家智能建造、海洋强国、外星基地等战略需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基础宽厚、创新能力强、择业面宽等特点,能够在多个领域中解决工程复杂问题,在后续深造时还可以选择力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智慧运维等多个学术方向或分支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力学基础深厚,结构概念清晰,综合素质全面既可以建筑、桥梁、交通等传统行业高质量就业,也可以在新兴的智能建造行业新能源行业(如海上风电、光伏等企业)、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