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哈工大(威海)海洋工程学院涵盖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力学四个一级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机械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和力学学科分别为“A+”、“A”和“A”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获国家双一流建设资金重点资助。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土木工程三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和土木水利、机械工程两个应用型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校本部共享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学科博士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8人、副教授34人,博士/硕士导师14人,硕士导师46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16人,博士研究生27人。
二、学科简介
1.机械工程学科
机械工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两个学科之一。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信息、自动控制等技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实现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现拥有“机械电子工程”学术型硕士和“机械工程”应用型硕士授予权,与校本部共有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硕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1人。近几年,在智能制造、数字化医疗装备、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方面成果丰硕,研制了血液分析仪、血细胞分离机、基于可穿戴软传感器的人机交互系统、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水下AUV矢量推进系统等装备与系统。
民航发动机健康管理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
血液分析仪 血细胞分离机
2.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哈工大一校三区中威海校区所特有的,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为研究方向的特色学科。2021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浅海海上综合实验场、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四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目前山东省唯一的拖曳水池与综合水池大型实验室。学科以特种船艇、水下机器人、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牧场结构、海底隧道等方向作为学科重点发展方向。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博士/硕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14人,并聘请多位国际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专家定期到学校工作或联合指导研究生。
3. 土木工程与工程力学学科
土木工程和工程力学两个学科共同支撑土木工程、土木水利两个硕士学位点与校本部共享土木工程博士学位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含海外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现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结构与防灾实验室,与校本部土木工程学院共享“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资源。
联合校本部沈世钊院士、谢礼立院士、杜善义院士和李惠教授,在威海校区分别成立了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形成钢结构、木结构、混凝土结构、桥梁与海洋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材料、防灾减灾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海洋复合材料结构工程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行业基金等的资助下,取得了包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地震易损性与评估、电力设施防灾减灾、海洋工程结构耐久性在内的一系列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三、招生政策
哈工大(威海)以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一校三区“哈工大(威海)以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一校三区“统一规格、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要求、统一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提供研究生一切所需的上升空间,获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资格后即可选择硕博连读培养模式,专业型硕士可以通过申请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一般学制3年,特别优秀者可以2.5年申请毕业。
百年哈工大已正式踏上新百年卓越之路,热烈欢迎怀揣梦想的优秀学子到哈工大(威海)海洋工程学院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咨询联系人:金老师
咨询电话:0631-5687930
交流QQ群:885925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