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学科竞赛。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广大高校的积极协作下,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
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山东大学承办,哈工大(威海)的比赛组织由海洋工程学院负责,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节能减排,绿色能源。
二、竞赛内容
紧扣竞赛主题,作品包括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体现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以及新技术。
三、竞赛规则
1.参赛对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本届参赛队伍比赛将分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进行,所组队伍中只要有研究生参加将分类为研究生组),每组不超过7人,可聘请指导教师1-2名。
2.参赛单位:以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所高校限报15项作品。
3.作品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比赛当年完成的作品。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按要求准时上交参赛作品,未按时上交者视为自动放弃比赛。申报书、说明书和汇总表等模板请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告栏自行下载,官方网站将于2021年3月21日后开通,网址:www.jienengjianpai.org。
4.作品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提出获奖名单。
四、竞赛日程与安排
1.校赛作品申报:2021年5月7、8号,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各参赛队在通知的时间内,将参赛作品及申报书(一式五份)统一递交到学校竞赛委员会秘书处(研究院1号楼北侧323),同时需提交一份参赛诚信承诺书(附件2)。科技作品设计说明书请附在科技作品类申报书后面,一并装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请附在社会实践类申报书后面,一并装订。
说明:电子版材料(申报书、论文、图片5张以内、视频、展示用PPT)提交至邮箱:jnjphitwh@163.com,邮件以“作品类型+作品名称+队长姓名+队长手机号”命名。作品须提交3-5min的介绍视频(大小不超过50MB,否则无法上传官网)。网上申报材料与纸质申报材料的版本内容,请保持一致!
2.校赛选拔:学校竞赛委员会将于2021年5月9日-11日邀请专家进行网络评审,评选出不超过20项作品参加校内决赛。校内决赛暂定5月14日晚,具体时间地点在QQ群内通知。
3.校赛作品公示:通过校内决赛选拔出15项作品,设为期5天的公示期。公示期结束由组委会将材料上传官网。
4.国赛作品初审:初定时间为2021年5月25日-6月10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在网上进行作品初评。
5.国赛专家会评:初定于2021年6月18日-6月20日,举行专家会评,确定大赛三等奖和入围决赛作品名单。
6.国赛作品公示:通过会评的作品,设为期10天的公示期。
7.终审、决赛:初步定于2021年8月8日-8月11日在山东大学举办全国总决赛,即作品终审和决赛,采用线下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最终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另行通知)。
8.说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会议日程安排及会议形式可能会有相应调整,敬请持续关注后续通知。
五、奖励
1.校内赛设立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七项、优秀奖十项(不足可空缺)。
2.国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
3.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级的获奖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4.单项奖由专家委员会提出设立,报竞赛委员会批准。
5.本届比赛将特设创新创业项目奖,该奖项将由往届获奖高校推荐申报,由专家委员会审核、竞赛委员会批准,具体形式和要求将在官方网站公布,请及时关注网站信息发布。
六、联系方式
组委会:研究院1号楼北323室
联系人:姜老师,0631-5687931
校内咨询QQ群(260624201)和大赛微信公众号
附件1:第十四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第一轮通知.pdf
附件2: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诚信承诺书.docx
附件3:高校推荐汇总表.xlsx
附件4:科技类申报书及报告格式.zip
附件5:社会实践类申报书及报告格式.zip
附件6:创新创业转化作品推荐表.xlsx